Blog

部落格

企業經營——企業家思維20

滿足他人至少三個需求

不管賣產品給客戶還是帶團隊,都要問自己,我可以再滿足對方什麼需求?

滿足別人一個需求,他會成為你的朋友、客戶;滿足別人兩個需求,他會成為你的合伙人、忠實粉絲;滿足別人三個需求,他這輩子都想跟你在一起;滿足別人四個需求,他會幫你帶一大堆人跟你在一起;滿足別人五個需求,他下輩子做鬼也要跟你在一起;滿足別人六個需求,他生生世世不願意與你分開。

思考一下,對方可能還會有哪些需求?我可以再多滿足對方什麼需求?

你可以朝人類六大需求去思考。

人類的六大需求:

一、確定性(安全感)

「男人來自金星,女人來自火星」作者—兩性專家約翰格雷提出「女人是草,男人是樹。」表面上,女人比較需要安全感,事實上,男人更需要安全感。女人像草,男人像樹。樹可以幫人遮風避雨,但風雨非常大的時候,樹根一斷樹就會枯萎,草平常被人踩踏,但颱風再強草都不會倒。

大部分男人遇到失敗後就很難再爬起來,都會說「想當年」,而女性不一樣。看起來不需要安全感的人,都還是需要安全感。

為什麼上班族知道創業會賺比較多而不去創業?因為沒有安全感。找人加入團隊、找人進入公司,要讓對方知道它很安全,給他安全感。

客戶最重視的一點為:安全感。

二、不確定性(變化性)

夫妻生活需要情趣,平時的生活需要樂趣。為何逢年過節大家都要搞促銷活動?為何特殊節日有這麼多儀式感,辦公室要搞派對,或者改變辦公室佈置?甚至還有人自己研發更多不同節日?而這些方式總是能帶來很多好的結果,業績變好了,團隊變得更有幹勁、活力,因為人們需要變化與刺激,這是天性。

三、重要性(被需要)

人都希望被重視,你在團隊中激勵夥伴,有時重點不是你給多少獎金,而是你給獎金的方式,需要有儀式感、隆重感,你給的不單純只是錢或獎項,你給的是「他要的感覺」。

讓人覺得自己的需求被滿足,有時他得到的「感覺」比實際上拿到的東西更重要。你給他的東西可能會不見,你寫的信他可能會弄丟,你說的話他可能會忘記,但是「感覺」他會記一輩子。

四、愛與連結

銷售與成交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愛與被愛。

「成交就是感性的昇華,理性的淹沒」

要讓客戶、團隊感覺被重視,最重要的第一點,就是你願意花時間在他們身上。成功的生意百分之八十建立關係,百分之二十介紹產品。

五、貢獻

人們會因為自己能夠為社會、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,而感到滿足感、自我價值感,去思考,如何讓對方因為加入你的團隊、購買你的商品,而使得他能夠得到貢獻感的需求,使他感覺自我價值提升?

六、學習與成長

有新聞報導,一位89歲諾貝爾得主娶了一位30歲博士美女,兩人足足差了59歲,記者問美女,為什麼想嫁給這89歲的老公,卻放棄年輕英俊的前男友?美女說,她感覺跟他在一起很充實,他的知識如同寶山。

人們都會因為能夠持續學習,而感到快樂,人才不喜歡停止成長,他寧可放棄眼前的利益,也要離開讓他停止成長的環境,學習與成長是人們天性的需求。

問自己,我能夠滿足客戶、團隊夥伴多少需求?先滿足別人的需求,對方就能滿足你的需求。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