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經營——企業家思維12
-0001-11-30
問自己:這個目標的達成,對我的價值是什麼?
請問,如果你是一位某公司業務單位的主管,團隊有十位業務員。公司要求業務單位這個月要做到800萬營業額,上個月你們的成績是600萬,而上個月才剛比完一個業績競賽,大家已經把能擠出的業績都擠完了,大家也精疲力盡,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幫每個人設個人目標,以達成團隊共同目標呢?
差勁一點的主管就會直接採取平均分配法了,平均每人的目標是80萬,你覺得大家會願意嗎?然後你會跟每個人說,你們要對自己負責任,要做到這個業績啊!首先,夥伴們會認為這是公司的目標,不是我自己的目標,其次,接受任務跟負起責任是兩件事情,在未來的指導當中,我會跟各位分享,什麼是「負責任」。承擔公司的壓力、接受任務,跟負起責任是不同的事情。
有業務主管會做的方式是,請每個人列出自己一個月的開銷,你們要對自己家庭支持負責任,另外再列出你的夢想清單,問問自己,如果要達成這些夢想,你一個月該賺多少錢?所以,聽到了沒?為了達成你的基本開銷、完成夢想,你應該要扛多少業績?你不是為公司在打拼,你是在為自己打拼啊!
那問題是,假設對方現在不用拼到80萬業績,他維持原本的60萬業績,就能夠有不錯的收入讓他過上他想要的生活呢?你又該怎麼驅動他?假設他現在就只想要維持現狀就好,他不想那麼拼事業,他寧可把時間拿去多陪陪小孩、陪家人,你又該怎麼辦?
有多少人假裝配合主管的目標設定,假裝很努力,但實際上,他對於你幫他設定的目標根本無感,他只是在演戲。
別用自己的評估判斷去猜測他人的動力來源,你應該要用問的方式,去了解一個人,關於這個目標的達成,對他的價值是什麼?所有關於成交的關鍵,就在於「價值」兩個字,不管是銷售,還是團隊的領導,你要負責的事情,就是幫對方找到他要的「價值」是什麼,使得目標的達成能夠符合他要的價值。
當你感覺自己失去動力時,也問問自己:「這個目標的達成,對我的價值是什麼?」
企業易經師——蔡曄涵/東方明珠
⾃2018年來曄涵老師指導過的學⽣多達3000⼈,學員們都稱曄涵老師為「總教練」,曄涵老師除了帶領學⽣學習創業、企業經營相關專業之外,更會帶領著學員們將所學運⽤、實踐出來,將其所賺得的收入拿去做公益,平均半年捐贈給社會的善款就⾼達120萬台幣。曄涵老師期許學員⼈⼈都能做社會企業。
2021年開始曄涵老師結合有形⾯的企業經營管理專業,結合無形⾯的靈性修為內容,為中⼩企業主量⾝打造出「企業家的靈性修為養成班」,成為亞洲第⼀個結合企業經營管理與先天易經、靈性修為旨令系統的獨創品牌。